人约有些钦羡和感动。
多是为这年少意气,这是在走过后无法克制的惦念。钟攸有点羡慕,又生了些期望。他无能之事,虽不能强加于人,但却难免生出期望。
钟攸抬手轻敲了下苏舟的额,眼微眯,缓缓笑出来,道:“是了,我教你。”
苏舟摸摸头,露了雪白的齿贝,只当傻笑。
末了苏舟归家时,先生在字画书外多给了他一本书。夏夜的尾梢里,苏舟坐在他家院里的木梯上,顶着蚊子和蛐蛙声,翻开了那本书的页。
首页是先生的字。
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①虽我非君子,不敢忘言志。”
苏舟不认得“濯”和“缨”两字,却认出了“沧浪”与“君子。”他没笔墨,也不会握笔,只能用手指,在袖上跟着描写,直至记住。
时御将书放回架上,眼打上边一扫,就知少了一本。钟攸在案边正看书,只当他在书架前还要借书,便翻着页,随口道:“如有喜欢的,只管借去。”
“少了一本。”时御重拿了本词册,“你借给苏舟了?”
“没有。”钟攸取了架上的笔,蘸了墨在纸上写着什么,边道:“是送给他了。”说着笑出来,抬头对时御道:“我觉得阿舟有灵气,来日需好好打磨。幸他如今也有了读书的打算。”
“先生辛苦。”时御在词册下边的笔注里找到了个不同的字迹,他低声念出来,“钟元温。”
钟攸笔一顿,那底下的墨就开了花。他状如寻常的收了这张废纸,道:“钟元温,名鹤,那是我大哥的笔迹。”
大哥?
似乎知道他想什么,钟攸搁了笔转望窗外,温声道:“之前只说我家中兄弟姊妹多,实际说得上话的只那么两个,我大哥算其中之一。”又难见的停滞,指尖在袖沿纠结久缠,他道:“虽然如今不算了,但我老师早年是他的老师。”
一家兄弟同出一门,不稀奇。但为何要用“虽然如今不算了”这样的话,就显得有些故事在里头。但钟攸显然是不打算继续在大哥身上落话题,只略过道:“你喜欢这词?”
时御指尖在钟元温的字迹下轻轻一划,合上了书,道:“称不上喜欢,随意看看。”
“我当你喜欢的应是靖候传等类的书。”钟攸笑,“我从前可是很喜欢的。”
“靖候?”时御靠在书架,手指在架上飞掠,定点在一本上,道:“北阳辛靖?”随即缓声道:“我不喜欢。”
“嗯?”
“这种圣人传。”时御望在书脊上的深眸漆黑,他声音越发沉缓:“我并不喜欢。”
那边钟攸却笑了,“我小时候很喜欢,日日要听别人讲,自己将那旧故事翻了又翻,恨不得早生几年。”他起身将灯点了,拢在掌心,灯火被轻吹的晃动,他继续道:“可是后来长了几岁,知道我到不了那境地,也做不了那事迹。不过只是个凡夫俗子,待在院里看过几本书而已。我成不了靖候,也不是后来者。我呢。”他笑笑,“我就是想做个先生。”
钟攸是不知道的。
他说这话时脸上带了寂寥,是真寂寥,并非时御那般的挥之来去,而是真真切切,又恍若轻轻浅浅。可但凡能露出寂寥和落寞的人,不论自己提的有多轻描淡写不值一论,揣在心底的重量总不会太轻。
时御站在暗处望着他,看他妖娆的眼和斯文的脸,看他笑尽三分廖,话音里也没被苦愁沾染。
“先生的确成不了靖候。”时御转回目光落在书架上,“靖候也成不了先生。”
钟攸放了灯,伸展了下腰身,脸上延笑,道:“说得也是。”又偏头笑,“不,说得正是。”
时御余光见他眉眼舒展,已然过了那份寂寥,唇线动了动,也笑起来。
从钟攸院里出来时又晚了,时御抄路回家。溪边垂柳模糊着树影,他照旧是顺着溪走。天黑昏暗,脚下坑洼,幸他常走,所以并不为难。
且说这夜柳遮月色,时御晃过垂柳时听见动静。那粗壮的树后边有人走动,他瞥了目光过去,脚步缓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