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侍劝李治回殿安置,“大家,更深露重,您身子娇弱,早些歇息为上。”
他拢紧披风,转身回内殿,迎面看见一点朦胧的灯光由远及近,灯光照出武皇后略显焦急的脸,她头发披散着,凤目四下里逡巡,没有簪环妆粉装饰,也是威仪赫赫,不怒自威。
“陛下去哪儿了?深更半夜,别吹了风。”武皇后过来搀扶李治。
她没改口,依然叫他陛下,李治余光看见她鬓边的几缕白发,顿了顿,没有纠正她。
夫妻俩吃了杯热汤茶,各自睡下,李治病中一直和武皇后分榻睡,中间隔几道屏风。
月光透过纱帘,笼下一地朦胧晕光。
李治望着帐顶层层叠叠的仙鹤芝草纹,浑浊的双眼里浮动着难以纾解的忧色。
即使李显登基了,武皇后仍旧大权在握,等他撒手走了,长安能太平几天?
李旦毕竟还年轻,不知道能不能沉得住气……他的儿女都是在蜜罐里泡大的,没有经历过风雨,而且他们的敌人并非暗藏祸心的反贼或是逆臣,而是他们的母亲。
那太难了。
明明应该是世上对你最好、最宽容的人,站在你的对立面,剥夺你的一切,那种滋味,常人难以忍受。李贤宁愿相信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人,也不承认武皇后是他的母亲,何尝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回避。
除了武皇后以外,还有很多潜伏在暗处的暗流,武皇后太强势,掩盖了其他矛盾,此时能同心协力的人,不一定能携手走到最后。
李显和李旦能永远兄友弟恭么?
可能真的是年纪大了,李治总忍不住设想各种可能,万一被宗室趁虚而入了怎么办?万一李显和李旦反目成仇了怎么办?万一……
无数个万一,每一种都叫他眉心紧拧。
记忆回到不久前,李贤逼宫的那晚。
没有人知道,他单独见了李旦一面。
夜色浓稠,为了掩人耳目,屋里没有点灯,李治和李旦坐在黑暗中,李贤闯入建福门,内侍一次次在外通报消息,十万火急,父子俩谁都没动。
李治让李旦做出选择,选裴英娘,还是选太子之位。
“想要当一个合格的帝王,必须先学会舍弃,旦儿,十七不喜欢宫闱争斗,放她走,对你们彼此都好,只要你点头,为父立刻册立你为太子。”
殿外的护卫们走来走去,加强防卫,脚步声纷杂,李旦没有犹豫,果断回答说:“阿父,我选英娘。”
没有丝毫迟疑。
李治微笑,“你想好了?选十七,朕就立显儿为太子。”
黑暗中看不清李旦的面容,但李治觉得他也笑了,他轻声说,“七兄比我年长,理应如此。”
他们都在互相试探。
李治在试探李旦的权欲心,试探他心底更看重温情还是权力,李旦则在试探李治到底属意谁。
父子俩心照不宣。
几问几答,李治确定李旦将来会给李显一个妥善的去处,不会兄弟残杀。
李旦明白李治真正挑中的人,其实是他。
很早以前,从李贤变得暴躁敏感的时候起,李旦的想法就慢慢变了,他时而隐忍,时而展露杀机,时而谦让,时而主动揽事上身,为的全是赢得李治的支持。
李治的问题是试探也好,真心也罢,如果费尽心机得来的青眼相看需要用小十七去换,他宁可不要。
他的初衷,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在乎的人。
李旦拒绝以和离换取太子之位的那一刻,李治恍惚看见多年前的自己。
太子和魏王明争暗斗,中间夹杂其他几位庶出兄弟的恩怨,最后他渔翁得利。阿耶为了他煞费苦心,不惜狠心把当年为太子和魏王布置的人手全部除掉,只为了巩固他的地位。
他从小养在阿耶身边,有阿耶的宠爱,不争不抢,适时示弱,很容易获得阿耶的怜惜。
李旦比他更能忍,没要任何人操心,自顾自长大,一眨眼,也到了羽翼初丰的年纪。
旦儿不会变……有小十七和令月两个妹妹规劝,他不会狠心对李贤和李显下杀手。
看形势,他的儿女或许会受一些磨难,总归都能保住性命。
李治翻来覆去想着以后的事,直到凌晨才合眼睡了一小会儿。
第二天他有点发热,近侍叫来奉御为他诊脉。
奉御笑着说他身体康健,没什么大碍。
但他分明听到奉御走到屏风后面时,悄悄叹了口气。
王寿永偷偷抹眼泪,“大家,把相王和相王妃召回来吧。”
圣人是皇帝,退位成了太上皇,那也是天下之主,堂堂帝王,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?
李治抬头看向帘外,天气晴朗,云卷云舒,朱红宫门切割出一小块瓦蓝碧空。
他唇边含笑,“无事。”
怪他无用,才造就如今的僵持局面。他是父亲,帮不了儿女们太多,这是他最后能为他们做的事。
安排好一切,他走也走得安心些。
第186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