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明看着刘嫂神神叨叨的做收魂仪式,真的有些目瞪口呆,他是不信这个的,可是看着刘嫂那副虔诚、肃然的样子,他心里也在不知不觉间,生出了两分敬畏。
他小时候也吓着过,然后发烧,没精神,吃药打针都不管用之后,张淑芳也请三奶奶给他做过‘法’,还别说,做完‘法’之后,病还真就好了,不过,到底是因为吃药治好的,还是做‘法’治好的,就不得而知了,不过杨明更倾向于吃药治好的,毕竟药是实打实的,做‘法’就有点虚了。
刘嫂从屋里出来,向着杨明摆了摆手,那意思是两人去当院说。
“让卿卿睡半个小时,病就好了,这半个小时里,别打扰到她……”站在院子里的柿子树下,刘嫂说道。
“真管用么?”杨明有些不信。
“当然管用了,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法子……”刘嫂很认真的说。
“刘嫂,我刚才看你嘴一个劲儿的动,你是念叨啥呢?”杨明问道。
“咒语!”
“能跟我说说么?”杨明心中好奇。
“法不传六耳。”刘嫂笑眯眯的道。
“那你传给谁了?我以后找她问去。”
“我还没传呢,你一个大老爷们儿学这个干什么?”刘嫂白了杨明一眼。
“好奇呗!其实你这一套,我妈也会,不过跟你这个有些不一样,我也问过她怎么用咒语呢,不过她就是不告诉我,我到现在还闷着呢。”
“咯咯咯……那你就继续闷着吧!”刘嫂咯咯娇笑了起来。
无论杨明怎么问,刘嫂就是不说,最后,杨明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刨根问底儿的打算。
“你这衣服上?是血?我还以为是红色的花儿呢……”这个时候,刘嫂终于注意到了杨明t恤上的血印子。
被刘嫂这么一提醒,杨明突然想起来,在外面的卡车上,还有两条大狗呢,便道:“让猫挠的,我今天在集上又买了两条狗,那只黑猫一见到狗就慌了,在我身上抓了好几个口子,你先坐会儿,我去把那两条狗弄进来……”说着,给刘嫂搬了个小马扎,便向着院外走去。
“你不是买了九只狗崽子了么?怎么还买?”刘嫂有些不解,这人也太喜欢狗了吧?
“这次是两条大狗,不过都是残疾的,我把它们买下来,就是为了让它们生崽子。”杨明说着,牵着两只一瘸一拐的斑点狗走了进来。
“斑点儿狗?我在电视上看过,没想到还真是挺好看的,可惜瘸了。”刘嫂看着两条大狗,摇头叹息,随即像是想起什么似的,在院子里四处看着:“你昨天买的那九只小狗呢?怎么没看到?不会是跑丢了吧?”
“没有,我把它们关在东厢房里了,”杨明说着,把两条狗栓在一个橛子上,进了东厢,不大工夫就抱着一只黑色的小笨狗走了出来,把小狗放到刘嫂跟前儿,“这些小狗刚买来,还不会进窝呢,把它们关进厢房里,它们以后就把那当窝了。”
“嗯……”刘嫂看着小狗,有些沉吟,锁着眉头:“你这小狗,怎么感觉有些不同了?个头大了不少……”
杨明听着刘嫂的话,心头猛地一跳,“个头变大了?不会呀?这才一天的功夫……”
“谁知道呀?总是感觉它变大了……”刘嫂看了两眼,便不再注意这小狗了,她今天是来杨明这儿拿桃核的,对小狗实在不感兴趣。
杨明见刘嫂看了两眼就不再注意了,心中也松了口气,也是呀,人们又不是没事儿干了,谁没事总玩狗呀?只要不是生长速度太快,是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的。
“妈妈,原来你在杨叔叔家呀?”这时,郑宝儿背着一,兴冲冲的从外面跑了进来。
“放学了,先回家去,一会儿妈妈回去给你做饭……”刘嫂说道。
“放学?刘嫂,宝儿她们开学了?现在不还是暑假么?”杨明好奇的问道。
“她们8月2号开的学,她们老师是城里人,山沟里凉快,大热天的一边教学,一边在山里避暑,9月份连着十月一,她们学校还要放三周的秋假呢。”刘嫂解释道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以前,农村多是用镰刀、锄头等原始农具收割粮食,效率比较低,所以学校里除了暑假寒假之外,还有麦子成熟时的麦假和玉米成熟时的秋假,为的是让学生帮着家里做点活,不过后来,随着现代化农具在农村大量使用,收割效率提高了,农活轻松了,麦假秋假,在很多农村便取消了,不过有些地方还保留着。
“现在时间差不多了,我去屋里看看卿卿烧退了没有。”刘嫂说着,起身向着屋里走去,女儿都放学了,该回家做饭了。
“卿卿阿姨生病了?我也要去看望一下卿卿阿姨。”郑宝儿也紧随在母亲身后,跑进了屋。
杨明也进去了,进了里屋,刘嫂坐在炕沿儿,轻摸着卫卿卿的额头,手还伸到被子里,试试她身体的体温,郑宝儿站在母亲身后,一脸担心的望着卫卿卿。
“该买一个体温表了……”杨明看着刘嫂用手试体温,不由想道。
卫卿卿果然脸色好转,